close

〔自由時報記者林世民/台北報導〕郭泓志的「投球失憶」,使得心理治療成為近來職棒圈熱門話題,致力推廣心理諮商的治療師陳大正認為,郭泓志狀況仍屬輕微,只要適當引導、建立正向連結,以郭泓志多年來不斷克服傷勢的經驗,不出1個月就可重回球場。

郭泓志以「焦慮症」為由進傷兵,陳大正說明,這只是統稱名詞看來嚇人,就他觀察,郭泓志的問題並沒那麼嚴重,陳大正表示:「這可說是『情緒記憶』的狀況,就像某種『條件制約』,一進入負面情緒,身體就會複製當時不好的狀況,只要善用中斷不好的連結,重建與巔峰狀況新連結的方法,大約1個月就能恢復。」

陳大正在約2年半前跨足運動產業,助興農牛隊投手陽建福走出最低潮,陳大正認為,職業運動員壓力異於常人,主因是訓練與表現不成正比帶來的失落感,陳大正經由實驗觀察腦波,運動選手右腦腦波強度遠高於左腦,原因在於運動員強烈的「感受性」,因任何運動都憑藉「感覺」,感覺對了才能有好表現。但「高感受性」對情緒波動也會更強烈,自然容易陷入心理困境。

心理治療真有那麼神?陳大正說明,這是利用「大腦神經語言」理論(Neuro Linguistic Programing,簡稱NLP),也就是說給身體聽,巧妙和對方的潛意識做溝通。

他說:「舉個簡單的例子,如在人心情愉快時碰觸他的右膝蓋,而心情鬱悶時碰觸他的左膝蓋,建立起連結後,當人負面心情出現時,再去碰觸代表愉悅情緒的右膝蓋,就可在沒有察覺的狀況下,幫人恢復好心情。」

經過這3年努力,除了陸續幫助多位職棒選手走出低潮外,陳大正也與台體競技運動系教授林華韋合作,目前正在台體棒球隊授課,希望及早培養球員的心理素質,讓很多原本看似無解的狀況,透過治療輕鬆走出心理障礙,達到心、體、技合一的理想境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allsports 的頭像
    allsports

    體育網

    allsport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